今日更新消息 把每天當成末日來賣菜
- 编辑:超然絕俗網 - 67今日更新消息 把每天當成末日來賣菜
楊乃悟 星球商業評論
今天,每日優鮮和員工和高管通過媒體爭論了一件事:
創始人徐正到底有沒有逃港。
這周三,剛搬了辦公室沒多久的每日優鮮員工們收到通知,因為有員工反應新辦公室的空氣質量有問題,公司決定讓大家周四和周五居家辦公。
雖然倆月沒發工資了,但公司還是很體貼的。
昨天下午,在家呼吸新鮮空氣的員工們在人力的召集下,開了線上會議。員工們都看過前幾天的新聞,據說山西煤老板要拿兩個億給公司續命,大家覺得工資終於有戲了。沒想到,開了20分鍾的會,核心思想就一個:
公司不行了,大家散了吧。
距離每日優鮮的上市周年慶,才過了短短一個月。會議結束後短短五分鍾,員工們就發現自己的飛書等等已經全部無法使用。一同關閉的,還有每日優鮮的極速達業務。
每日優鮮實行的是12421原則,加上季度末尾淘汰製,排名最後10%會被淘汰,而且是季度淘汰。這兩年公司一直在壓縮員工數量,還剩下的員工們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幸存者,但這一次,大家整整齊齊的畢業了。
然後,就傳出了創始人徐正已經跑路香港的消息。今天,徐正告訴媒體自己沒跑,還在北京。
人在哪兒已經無所謂了,錢是真的沒了。
乃悟大概算了一下,從2018年開始到去年,每日優鮮已經虧掉了100多個億。特別是去年,大概每個月能虧掉3個億。
這麽多錢是怎麽虧掉的,媒體大概給了兩個結論。
一是前置倉。生鮮損耗大利潤薄,搞冷鏈運輸成本還很高。徐正自己回憶,他們開第一個倉備貨的時候,100塊錢的貨,壞掉了98塊錢的。
所以從2015年開始,每日優鮮開始把倉庫直接開在社區附近,這樣可以節省配送時間和運輸的冷鏈成本。
乃悟了解了一下,一個前置倉需要的成本包括水電、折舊、分揀和配送人工、租金、銷售折扣等等費用。有人算過一筆賬,要想在前置倉實現盈利,每日優鮮必須要達到每個倉每天1500單,客單價要在75以上。
再看每日優鮮,去年三季度他們的單量是2870萬單,客單價在86元左右。按照631個前置倉的數量計算,相當於每個前置倉每天:
500單。
二是內部管理。虎嗅在文章裏詳細描述了一些細節,比如有員工團結起來在前置倉模式中套利,比如員工抵製公司的透明化管理,綜合起來,就是:
幹部很多,藩鎮林立。
這是銷售導向型公司的共性問題,隻不過每日優鮮好像更嚴重一些。
互聯網生鮮賽道燒錢大家都知道,比如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都搞前置倉,一開始大家不要命的全國布局,徐正曾經說過,他希望每日優鮮要像拚多多那樣通過用戶推薦來實現裂變。最多的時候,每日優鮮前置倉開了5000家,遍布20個城市。有北京、天津,也有常熟、雲浮這樣的城市。
到今年,兩家都扛不住了開始收縮。在模式甚至營銷費用都相同的情況下,叮咚的月活是每日優鮮的4,5倍,也不知道徐總是怎麽搞得裂變。
中國企業家在今天的文章裏說,去年離職的員工還在忙著勞動仲裁,法院給出的結論是:
沒有可被執行的資產。
每日優鮮的供應商們用實際行動反駁了這個說法,在拉橫幅無果後,他們已經衝進每日優鮮的順義大倉開始搬東西了。
據說徐正還在幫公司找融資,但乃悟覺得已經不太可能有人伸手了,畢竟當煤老板都猶豫的時候,比他們豪橫的人也不多了。
文章轉載自:新浪新聞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