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丨唐洪濤
2025“兩會時間”已拉開帷幕,《政府工作報告》(下稱《報告》)無疑備受關注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今年的《報告》在梳理2024發展成果的同時,進一步謀劃了2025年關於提振消費、未來產業、鄉村振興等內容,其中不乏值得酒業關注的關鍵趨勢,不僅為酒業發展指明了方向,更利於酒業凝心聚力,麵向未來。
雲酒頭條從中劃出八句重點,以饗讀者。
█高質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,為實現“十五五”良好開局打牢基礎
在走向複興的征程中,每一個“五年計劃”的交接都舉足輕重,2025年同樣如此。
為此,《報告》提出了工作總基調:“穩中求進、以進促穩”,同時提出了基本思路: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,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,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……”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與“十五五”謀劃的交匯點上,酒業也在努力為實現宏偉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就產區而言,從遵義、仁懷、習水,到瀘州、宜賓、古藺,再到宿遷、亳州、汾陽……各大白酒核心產區均立足各產區優勢,為酒業謀劃未來。
比如,遵義全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,開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,促進盤古大模型在白酒行業的應用;瀘州提出將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從“擴產能”逐步向“拓市場”並重轉變,全麵提升瀘酒產業核心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,建設世界級白酒產業鏈;汾陽將實施“汾清天下全國行2.0版”計劃,並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“杏花村汾酒專業鎮體驗店”,實現美食與美酒的結合,打造獨具特色的“城市會客廳”……
就酒企而言,茅台、、汾酒、洋河、等頭部企業紛紛提出了2025年以及未來的發展目標。
具體來看,茅台將2025年視為“強基固本年”,以推動企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;五糧液將2025年作為“營銷執行提升年”,以提升五糧液品牌價值為核心,鞏固提升穩健發展態勢;汾酒在成功實現複興第一階段的目標之後,明確了汾酒複興綱領第二階段的目標“全要素、高質量、又好又快紮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”;洋河將2025年視為企業“深化轉型的關鍵之年”,提出要以“闖”和“創”的精神為指引,為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;瀘州老窖則提出了“十五五”及遠期目標:拓展全國以及全球發展版圖,白酒營收突破1000億元,股票市值突破1萬億元。
由此可見,站在曆史節點上,酒業自上至下都已對2025年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,且在行業內部形成了你追我趕的“賽馬”局麵,力爭高質量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標任務,為實現“十五五”良好開局夯實基礎。
█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
《報告》強調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,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,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,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,並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。
“提振消費”已經不止一次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很多地方政府比如貴州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蘇、山東等均出台了推動消費升級的相關舉措,酒企也積極參與其中,有效激發消費活力,提振消費信心,促進酒類消費市場繁榮發展。
《報告》再提“提振消費”,相較以往,力度明顯加強,不僅提出了“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,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,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製”,同時提出了“製定提升消費能力、增加優質供給、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,釋放多樣化、差異化消費潛力,推動消費提質升級”,前者讓居民的錢袋更充實,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高品質酒類產品的需求;後者提出了專項措施,為酒類消費創造了氛圍和場景。
可以預見,新的消費浪潮正在蓄勢。酒企應當積極參與其中,在生產優質產品的同時,積極采取有力措施,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,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,滿足消費者需求。
█落實和優化休假製度,釋放文化、旅遊、體育等消費潛力
從“賣酒”到“賣生活方式”的轉變,已經成為當前酒業發展的重要趨勢,很多產區、企業也在酒旅融合方麵屢出創舉,通過舉辦回廠遊、酒莊遊、文化節等多種方式,吸引消費者參與其中,加深了對酒業的了解。
比如,遵義提出加快文旅、酒旅、茶旅、康旅、體旅融合發展,成都推出10條“賞花踏青,酒旅融合”精品旅遊線路,都證明了酒旅融合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而隨著休假製度的落實和優化,來自文旅領域的消費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激發。如何更好地做好酒旅融合這篇文章,已經擺在了酒業的麵前。
█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,健全縣域商業體係
縣域商業體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並肩發力,是《報告》的一大亮點。
中心城市的重要性自不必說,相對而言,縣域經濟的重要性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縣域是我國資源稟賦最豐富的區域,占據國土總麵積的93%,且具有相當大的潛力,“千億縣”的湧現即是例證。《2024中國“千億縣”發展研究報告》顯示,2023年,全國GDP超1000億元的“千億縣”已增至59個,東部44個、中部8個、西部6個、東北1個。
作為連接城市群、都市圈和鄉村之間的重要區域,縣域高質量發展對打通城市群、國家中心城市、都市圈發展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連接通道具有重要意義。當一、二線城市的消費市場日漸飽和時,縣域市場依然是一片“藍海”。
正因如此,“下沉”成為了近年來酒業的趨勢之一。各大酒企紛紛下沉至縣、鄉、鎮、村,在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的同時,起到了擴大市場規模、加速市場成熟、推動渠道及終端建設的作用。
從《報告》來看,縣域經濟的價值已經獲得了高層的肯定。接下來,酒企應對縣域市場給予足夠的重視,加快市場下沉的步伐。
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
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時代的要求。
《報告》再次強調要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,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,其中,對於傳統產業,要求加快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,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。
酒業作為傳統產業,同樣如此。近年來,自動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在酒業成為一種潮流。茅台、五糧液、汾酒、國台等諸多酒企均在數智化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成就有目共睹。
今年兩會期間,來自、、扳倒井等酒類生產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,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加強科技創新,引入新質生產力,以數字化、智能化賦能酒企生產,推動傳統酒類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數智化已是大勢所趨。唯有順應這一趨勢,傳統產業才能煥發活力,酒企也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█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和農業科技成果大麵積推廣
“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”
對於酒企而言,先進設備應用與技術推廣,一硬一軟,相輔相成,不僅有利於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,更有利於農民職業化、農村產業化,從而推動了鄉村全麵振興。
比如,汾酒在山西、河北、吉林、內蒙古、甘肅等地建設了超過130萬畝綠色原糧基地,引入先進種植技術,定期開辦農技培訓,並廣泛采用現代化農機具以及無人機等先進科技,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,提升了農民的技術水平和收入水平。
再如,中糧長城在寧夏賀蘭山東麓建設了智慧葡萄園灌溉數據平台,實現了精準灌溉,不僅將每畝葡萄園每年用水量降到了200立方米以下,還大大節省了人力,助力農民實現“富民夢想”。
可以預見,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與應用,酒企在深入推進鄉村全麵振興方麵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。
█大力發展銀發經濟
《報告》提出,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,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。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,實施好個人養老金製度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,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製,大力發展銀發經濟。
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,完善社會保障成為當務之急,與此同時,銀發經濟也備受關注。
有專家認為,我國的社會發展正在由前幾年的人口紅利期轉向銀發紅利期。根據2024年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,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年人均收入為32027.4元。總體看來,這一群體的收入水平不低於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。
據預測,到2035年,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9.1萬億元,占GDP的9.6%;到2050年,將分別增至49.9萬億元和12.5%。
一係列數字的背後,是億萬銀發客群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和無限的市場潛力。在酒類市場,一係列“懷舊版”產品的推出與老酒市場不斷升溫,或許也印證了這點。
麵向未來,如何在提供高品質產品的同時,滿足其健康消費需求,並不斷挖掘包括“情緒價值”在內,新的市場增長點,或許也是酒業要重點關注的方向。
█深化財稅金融體製改革
《報告》提出,加快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下劃地方,增加地方自主財力。規範稅收優惠政策。積極探索建立激勵機製,促進地方在高質量發展中培育財源。
數據顯示,2023年我國酒類消費稅收入超770億元,其中白酒貢獻近90%。當前白酒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執行20%從價稅+0.5元/斤從量稅的複合計征模式,若征收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端,預計將增加3%-5%的稅負成本。
與此同時,酒業庫存壓力仍較為突出。在這種背景下,酒類消費稅的征收與改革,仍受到市場、行業及廣大酒企關注。
正如《報告》所言,過去的一年,形勢複雜,內外承壓,酒業在麵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同時,又經曆了行業深度調整,困難前所未有。同時,《報告》傳遞出的諸多信號仿若春雷陣陣,發人深省。凝心聚力、順應形勢、積極求變,酒業穿越周期便更有信心,實現“十四五”圓滿收官。
顧家家居(603816.SH):公司股東顧家集團擬被司法拍賣1470萬股,占公司總股本1.79%
麥捷科技:公司投資項目均需經內部調研、立項、評審及報批的完整審批流程
外媒:華為AI芯片重大突破!
視頻|楊天楠:智能終端融合大量工程學和製造業特征 正是中國企業的強項
華升股份:公司暫無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相關的業務布局
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,大禹節水賦能智慧農業新範式